《邊境消逝》專輯發想過程

6 月 21, 2013

Processed with VSCO with kt32 preset

小時候,我們全家常從高雄往北遊玩,每當高速公路塞車時,便會改走西濱公路。在那些或長或短的路途中,我總是望著窗外發呆,一片一片的稻田、鹽田或魚塭映入眼簾,甚至還會幻想自己與那些瞬間閃過的打水機一起游泳。我一直沒有特別偏好豔陽下的金黃沙灘。對我來說,臺灣西部那些在灰色天空裡飛翔的鳥兒、挾帶細沙的鹹鹹海風、錯落的小房舍以及緩緩流動的溼地,就是最美麗的海岸風景。
就讀研究所期間住在淡水河邊,我每天在河邊慢跑、散步或發呆,三年多下來,幾乎所有音樂創作都是從那片紅樹林以及與海交融的河水孕育而來。2011年,趁著畢業前的最後空檔,和幾位好友一起走訪西海岸,從新竹、苗栗、台中、彰化、雲林一直到嘉義、台南,而《邊境消逝》便是取材自其中幾個美好的時刻。
這張專輯的曲目——沿著風與沙 Flying Sands/當羣鳥掠過天邊 Flapping Wings/在海與土地之間 Close to Wetland/那些逝者彎曲的倒影 Withered Reflection/當叢花毅然綻放 Blooms in Dark/匯流向海 into the Ocean——描寫的是這片土地歷經豐饒、頹圮與重生的過程,同時也可以視為一趟由城市走往西海岸的公路旅行。

Processed with VSCO with kp4 preset

〈當叢花毅然綻放〉 的場景是雲林麥寮的六輕廠房附近,也許因為看過許多其他紀錄,原先我是帶有一點預設的心態來到這裡。沒想到,那日的天氣非常好,廢棄的魚塭上方有數不清的鳥兒盤旋,還意外發現許多仙人掌花。在豔陽照耀下,大煙囪雖然矗立遠方,一旁的花與草木卻似乎在向我們證明它們的能量。這幾乎像是超現實畫作的場景,令我十分震撼,同時也被大地的包容力深深感動。一回到家,就譜出了這樣的旋律,希望能以音符勾勒出透著金黃光芒的灰色大地,將此曲獻給那些終究毅然綻放的叢花。

Processed with VSCO with kp2 preset

離開麥寮之後,我們又繼續往南前行,想去參觀成龍溼地環境藝術節。不過,開了好久好久的車卻一直找不到,當地的居民還說:「我不知道成龍溼地在哪裡耶,因為這裡全都是濕地啊。」結果,就在我們抱著放棄的心態遊晃時,突然就找到了,而且我的注意力全被一旁以紅磚砌成的魚塭吸走。

當我們在這人煙稀少的小徑裡散步時,又有一個伯伯停下機車和我們聊天。他指著前方說,這裡以前其實都是田,但由於地層下陷,就變成現在的溼地了。聽著他滔滔不絕地分享家族產業的變遷,我突然覺得,與土地有關的議題實在很難以單一的觀點來談論,唯一可以確切感受到的依舊是大自然對我們的包容,無論遭遇何種對待,似乎都能再度獻上美麗的風景,而我對這一切難以用言語描述的感慨便轉化為 〈在海與土地之間〉 以及 〈那些逝者彎曲的倒影〉。

在這半年的探訪過程中,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還有嘉義布袋鹽田以及港口邊那些從水中探出的電線桿,宛如歷經多年轉變的見證者;另外還有彰化王功,以及芳苑普天宮旁那一望無際的溼地。我們在大道上向著夕陽奔跑,有一種流浪到天涯海角的感覺,實在是非常難忘。

Processed with VSCO with a2 preset

這些全都是《邊境消逝》的靈感來源,也是與我的生命經驗比較有連結的地方。多年以來,雖然內心常有許多激進的想法,但還是希望能轉化為溫柔且不說教的曲子,傳達這片大地所歷經的種種轉變,並獲得繼續往前的能量,於是以 〈匯流向海〉 作為專輯的總結。期許聽到這些音樂的人們能靜下心來,想一想自己與土地的關係。

Related Posts